田家庵區(qū)第十八小學升旗儀式記錄
五(1)中隊 |
2024年4 月 8 日 |
|
主 持 人 |
李思齊 |
|
小小演講家 |
陳梓怡 徐一菲 |
|
升 旗 手 |
曾詩涵 |
|
護 旗 手 |
曲婉婷 王辰燚 朱伽儀 王爍童 張朵兒 蘇沐晨 胡靜嫻 王俊羽 湯璐暢 楊軼冉 朱宸熠 陳家毅 趙文熙 葛澤州 舒舍予 花程沐陽 |
|
演講主題:《反對校園欺凌,讓愛與法同行》 |
||
在我們的校園生活中,一種邪惡的現(xiàn)象屢見不鮮,那就是--校園欺凌。我們作為校園欺凌問題的見證者和受害者,不僅給受害者帶來心理和生理上的創(chuàng)傷,嚴重影響了受害者的學習及身心健康,甚至用生命為自己抗爭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我國近四成的中小學生曾遭受過校園霸凌,這一數(shù)字令人觸目驚心。校園欺凌不僅僅是一種傷害他人的行為,更是一種違法行為。當我們遭遇到校園欺凌時,又該如何保護自己和處理這些問題呢? 首先,我們要學會說“不”。無論是言語上的侮辱、歧視,還是肢體上的打罵,都是對他人的傷害,都要學會說“不”。我們要尊重他人,不做欺凌行為的施暴者,也不做無視這種行為的旁觀者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有同學正遭受霸凌,我們應該主動站出來,幫助受害者,并及時向老師反映情況。從小培養(yǎng)起我們的善良和同理心,才能在未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社會人。其次,我們更應該相信法律的力量。我國是法治社會主義國家,校園欺凌是違法行為,在我國法律中也有相應的規(guī)定。對于校園霸凌行為,法律明確規(guī)定,監(jiān)護人、學校、教育部門均有責任進行干預和制止。包括《未成年人保護法》、《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等,這些法律為我們提供了保護和支持。我們堅決不能姑息養(yǎng)奸,更不能自行解決,只有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,才能真正擺脫欺凌的陰影。 當面對那些遭受欺凌的受害者,我們又該如何呢?大家可以主動站出來,敢于發(fā)聲,抵制不良風氣并向受害者伸出溫暖的雙手,表達關心,陪伴他們度過難關,這樣可以給予受害者無盡的勇氣和力量。以法律為準繩,關愛為使命,讓"愛與法同行",拒絕校園欺凌。讓我們用愛心和法律維護正義和公平,創(chuàng)建和平、友愛的校園環(huán)境。 同時,教師是校園欺凌預防與干預的中堅力量。他們既是我們的"保護傘",也是我們成長路上的"指引者"。對于霸凌行為者,學校不能簡單地懲罰,而是要提供他們機會反思自己的行為。學校和老師應該加強教育,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。 尊敬的老師,親愛的同學們,校園欺凌如同一顆定時炸彈,潛伏在我們的中間,隨時可能引爆,反對校園欺凌需要每一個人的參與。校園本應是我們快樂成長的搖籃,然而,欺凌行為的存在卻讓這片凈土蒙上了陰影。 讓我們共同努力,從自身做起,傳播友愛正能量,反對校園欺凌,讓愛與法同行,相信通過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和付出,一定能構建一個溫馨和諧的校園環(huán)境。 |